前面讲过:
对于 api_token 的校验,其安全性还可再增强:
增强地方一:
再增加2张表,一个接口表,一个授权表,设计参考如下:
接口表
字段名 | 字段类型 | 注释 |
api_id | int | 接口ID |
api_name | varchar(120) | 接口名,以"/"作为分割线,如 blog/Index/addBlog |
api_domain | varchar(256) | 所属领域 |
is_enabled | tinyint(1) | 是否可用 1:可用 0:不可用 |
add_time | int | 添加时间(戳) |
(注:只列出了核心字段,其它的再扩展吧!!!)
授权表
字段名 | 字段类型 | 注释 |
client_id | int | 客户端ID |
api_id | int | api编号 |
api_name | varchar(120) | 接口名,以"/"作为分割线,如 blog/Index/addBlog |
is_enabled | tinyint(1) | 是否可用 1:可用 0:不可用 |
add_time | int | 添加时间(戳) |
expire_time | int | 过期时间(戳) |
(注:只列出了核心字段,其它的再扩展吧!!!)
执行过程如下:
1、移动端与服务端生成的 api_token 进行对比,如果不相等,则直接返回错误,否则,进入下一步;
2、根据接口URL,组装 api_name,再加上客户端传回的 client_id 为参数,查找 “授权表”记录,如果记录存在,且有效(是否可用,是否过期),则表示权限验证通过,返回接口数据,否则返回错误信息;
增强地方二:
对于一些很特殊的接口,怎么特殊,哪些算特殊,我也不知道,总而言之,就是感觉http请求有可能被劫取,传递参数有可能被窜改等情况,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:
有个直接转账接口,页面上 我输入的是5元,表示我要给对方某某转账5元,结果在http传递过程中,被人劫取并窜改成了 10000元,而且入账对象改成了“黑客”的账号,那不是亏大发了,思考了一下,应该有2种方案解决这个问题,
方案一:走https,这个就不多说,比较公认的安全机制;
方案二:走数字签名,实现原理如下:
一个http请求,假如需要传递如下3个参数
参数名1=参数值1
参数名2=参数值2
参数名3=参数值3
我们可以再追加一个参数,该参数的名为 identity_key (名字是什么不重要),该参数的值为 前几个参数值按顺序相加,再加密后的结果。
即:
identity_key = md5('参数值1' + '参数值2' + '参数值3' + '加密密钥');
于是,最终传递的参数有:
参数名1=参数值1
参数名2=参数值2
参数名3=参数值3
client_id=client_id值
identity_key=md5('参数值1' + '参数值2' + '参数值3'+ 'client_id值' + '加密密钥')
服务端接到参数后,再按相同的加密规则重新生成一份 identity_key,服务端的identity_key和客户端的identity_key 进行校对,如果不相等,表示被窜改过,接下来怎么操作,自己看着办吧!